新闻动态

你的位置:压大小单双平台赚钱软件使用方法 > 新闻动态 > 少林大金刚拳(上)

少林大金刚拳(上)

发布日期:2025-06-24 02:45    点击次数:83
拳术简介 少林大金刚拳又称“金刚罗汉拳',是我国北派少林拳中较为古老的拳种之一,是进行武术锻炼,掌握实战技能,并具有武术史学研究价值的优秀拳法。此拳由先父秦铁英先生(1889-1967。同盟会员)晚年亲授。据先父讲,此拳源于宋末元初,至明代传习于嵩山少林寺,并作为少林寺武僧保护山门威严的必习拳法。后由于历史上“反清复明”的原因,这一拳派长期隐踪秘迹,于民间秘密传习才得以较完整地保存下来。 “少林大金刚拳”属于近身搏斗型拳法,以八大金刚动势为基础,共九九八十一变化。拳势古朴,注重实成,具有发力猛...

拳术简介

少林大金刚拳又称“金刚罗汉拳',是我国北派少林拳中较为古老的拳种之一,是进行武术锻炼,掌握实战技能,并具有武术史学研究价值的优秀拳法。此拳由先父秦铁英先生(1889-1967。同盟会员)晚年亲授。据先父讲,此拳源于宋末元初,至明代传习于嵩山少林寺,并作为少林寺武僧保护山门威严的必习拳法。后由于历史上“反清复明”的原因,这一拳派长期隐踪秘迹,于民间秘密传习才得以较完整地保存下来。

“少林大金刚拳”属于近身搏斗型拳法,以八大金刚动势为基础,共九九八十一变化。拳势古朴,注重实成,具有发力猛重、疾稳、沉实、整透的风格,以及招势简捷、短促迅疾、手腿并用、攻防并施、避实击虚、刚柔相济的特点。手法上善连打重击,来去风速,劲路奇出,斩钉截铁,势如破竹,得势近身,非摔即拿,相机并用。技法上讲究远之拳足,近之膝肘,靠之以摔,相机以擒。同时拳法内容非常重视内功的锻炼,以使人体意、气、力等内外功夫能融贯一体,逐步深化,应用于实战技击和健身养生。

图解说明

1.图解中的运动方向,是以图中人面对的方向为前,背向的方向为后,体左为左,体右为右。在文字说明中,凡有“随势”或“同时”两字的,不论先写或后写身体的某一部分动作,都要求一齐活动,不要分先后去 做。掌指的方向,系指掌型中不包括拇指在内的其余四指端的朝向。

2书中的动作名称是采用新、旧对照的形式编写的。为了便于读者查阅和了解,将传统的动作名称列在左边。

3.图中的动作趋势用实线和虚线表示,实线(一→)表示右手、右脚的运动方向;虚线(-→)表示左手、左脚的运动方向。正面插图无法表明的动作,配以附图补充说明,

动作说明

第一段 

起势

身体自然站立,两腿伸直并拢;两臂自然下垂,五指并拢分别贴靠于腿外侧,掌指朝下;目视前方(图72)。

要点:

①全身放松,头颈正直,舌抵上颚,屑合齿扣,下额内收,胸腹自然内含。

②做到安静、端庄、稳固,思想集中,意守丹田。

图片

1.正身拱立(并步推掌)

①两臂外旋由体侧同时上举,肘郁略沉,掌(八字掌)心朝上,抬至肩平,眼随势看右掌(图73)。②两臂屈射向上、向内,经面前向胸前相合,右掌变拳,左掌指推按右拳面,手心均朝前下方,置于右肩前,两肘平行,上体随势略右转,目视右輋(图74)。③两手推至体前正中,上体随之左转;肘关节略属,两臂平行两肩高,两手心朝前,目视前方(團75)

图片

要点:①左掌推右拳前推时,身体转动妥配合得协调、自然,两臂不可过于用力,眼睛要随势而动。②此动用法:向右引敌手,随之迅疾推橦敌面部。还可用做传统的“拳礼”。

2,捧月归山(旋腕开步双抱拳)

①右拳变八字掌,与左掌同时外旋,指端朝前,掌心朝上,高与肩平,两掌间相距约10厘米;目视双掌(图76)。②两掌变拳屈肘收至腰间;左脚向左迈出一步,目视前方(图77)。

图片

要点:①两掌外旋时要屈腕沉肘,向外划弧成圆,腕部要灵活。②两拳收至腰间与左脚移步要同时完成,两膝挺直,脚趾抓地,两肩要松沉。③此动用法:以双掌向两侧格分敌手后,速以两掌外缘夹撞敌之颈部。

3.青龙探爪(原地双冲拳挑掌)

①两拳向体前下方冲出,拳心朝下,中间相距约20厘米,力达拳面,目视前下方(图78)。

图片

②两拳同时变柳叶掌,向体前抖腕挑起,指端朝上,力达腕部,小指一侧朝前;目视前方(图79)

图片

要点:

①双拳向腹前冲出时,要迅速、有力。

②双挑掌以腕部为轴,要用力,略发崩,挑之劲,两劈随之上移与肩平,肘部略屈沉,肩部前伸,背部后撑,并保持头、颈、腰身正直。

③此动用法:以双拳击敌腹腔,敌迎击时,速以双掌崩挑。

4.风云入寂(双掌下按)

①两臂屈肘外旋向下以掌背拍击大腿上侧,两腿随势半蹲,两掌心朝上,指端相对,目视前下方(图80)。

②两臂沿弧形向两侧抬起,掌心朝上,高与肩平,目视正前方(图81)。

图片

③两臂屈肘,两掌向上、向内合拢至头顶上方(百会穴),掌心朝下,中指相对,两掌间相距约10厘米,腕微屈目视前方(图82)。

图片

④两掌继续经面前向下按至腹前,腕部随之略沉,掌心朝下,中指相对,两肘略屈;两腿腕势立起,膝部挺直;目视前方(图83)。要点:①两掌背击拍大腿要响亮。

②双掌下按的同时,两腿直起,头向上顶,动作要稳重、协调,掌心内含;两手上合与下按掌时两臂不可紧张,做到收腹含胸,肩沉肘顺。

③此动注重“调息”,双掌屈肘上抬时配合吸气,下 按时配合呼气。

5.玉柱撑天(左提膝双顶肘)

两掌变拳上抬,屈肘向两侧用力顶出,两肘平行与肩同高,拳心朝下,置于两肩前,同时左腿 迅 速 提 膝,右腿挺直;目视正前方(图84)。

图片

要点:

①双顶肘要与提膝同时完成;动作要迅速、有力。

②右脚要五趾抓地,右腿直立,保持身体平衡;下颏内收,腹部略内含,肩部沉颏。

③此动用法,以双肘端击两侧之敌,以膝顶撞身前之敌。

6.双龙出洞(马步前侧双冲拳)

①左腿向左侧落步,脚尖朝前,两腿随势半蹲成马步;两臂屈肘外旋用力收至腰间,拳心朝上,力达拳背;目视前方(图85)。

②两拳由腰间同时向前冲出,肘部挺直,拳心朝下与肩同高,中间相距与肩宽,力达拳面;目视前方(图86)。

③两拳迅速收至腰间,拳心朝上,头随势左转,目视左侧(图87)。

图片

④两拳同时向体两侧平冲,拳心朝下,力达拳面;头随势右转;月视右拳(图88)。

要点:

马步要稳固、扎实,两脚趾抓地,头正身直,下颏内收,收腹含胸,双肩沉顺,立腰开胯,展膝收臀;双拳冲出要有力,收至腰间要迅速。

7.霸王举鼎(马步双栽撞拳)

①两臂略外旋,屈肘向上抬起。两拳心朝内,高与头平;目视右拳(图89)。

②两拳屈肘内扣,经两肩向下用力挺肘栽拳,拳心朝后,分别置于胯侧;头随势左转,目视左侧(图90)。

图片

③ 两拳略外旋向上屈肘撞拳,用力缓慢上顶(略含震抖劲)至头侧,力达拳面,拳面朝上,拳心朝内,目视左拳(图91)。

要点:

①下栽拳时,要迅速有力,头颈随势上顶,两肩下沉,同时配合呼气。

② 双拳上撞要用力,臂部略有抖动,力达拳面,速度 要慢,以腹部发力。两脚脚趾抓地,以助双拳上撞之势。

③此动用法:可解脱敌抓、抱之困,将臂用力内旋下栽,随之翻手上撞能重击敌之胃部或下颏。

8.金刚抖威(左提膝架拳)

①两拳同时变八字掌经体前外旋下压,分别置于两大腿上,指端相对,掌心朝下,面肘弯屈,目视有侧(图92)。

图片

②右脚向左移半步,屈膝震脚,膝部随之挺直,足趾抓地,左腿迅速屈膝提起,小腿内收,脚面绷直;右掌随势向右、向上、屈肘撩至头顶上方变拳,拳眼朝下,力达拳面,左掌同时向左、向上、向内屈肘变拳下栽,置于左膝上,拳心朝左前下方;目视左侧(图93)。要点:①双掌击拍大腿要响亮,沉肩屈肘,劲力下沉。②两臂相继回环摆动时,要自然、协调,动作幅度不宜过大。左拳下栽要与左提滕同时完成。③右掌在头顶变拳时,要有向前欲击之势。④ 眼睛要明亮,目光敏锐,随右手而动,并略含怒感。⑤此动用法:破解敌抓领之危;左手先压敌腕,右拳随之击敌头部,并同时用膝顶击敌之裆部。

9.黑虎掏心(马步撞冲拳)

①左脚向前落步,右腿蹬直成左弓步,右拳属肘收至腰间,拳心朝上,左拳随势变柳叶掌向体前撩起,腕部横屈,掌心朝前下方,沉肩略屈肘,上体随之前倾,目视左掌(图94)。

图片

②右脚向前上步,上体随势左转,两腿届滕半蹲成马步;右拳向右前上方撞出,拳面朝上,高与眼平,时端下垂,左掌下落拍按右射窝,指端朝后,掌心朝下,目视右拳(图95)。

图片

③身体略右转,左腿蹬直,右腿屈膝成右弓步;上体略前倾,右拳随势收于腰间,拳心朝上,左掌变拳向前冲出,拳眼朝上,高与肩平,肘部微沉,力达拳面;目视左拳(图96)。

图片

④身体左转,两腿屈膝半蹲成马步;左拳随势屈肘收至腰间,拳心朝上,右拳同时由腰间向右冲出,拳眼朝上,高与肩平,肘部微沉,力达拳面,目视右拳(图97)。

要点:

①向右撞拳与向上右步要迅速、敏捷,同时完成。右拳猛力上勾时,拳、臂要略紧张,保持颈直、肩沉、肘垂、腕挺、拳顶的姿态,左掌拍按要响亮。

②左、右冲拳要连贯、迅速,拧腰顺腐,打出“寸劲”。

③.变换步型时,腰胯转动要灵活、迅疾、稳固。使上下动作配合得协调、顺达,节奏明显。

④功架要端正,拳击出后,拳位、鼻端与前脚位上下相应,同时做到唇闭齿扣,下颏内收,立腰收臀。

⑤此动用法:撩起敌手后,用拳连击敌之下颏、面部、腹腔。

10.金刚翻云(翻劈马步横靠)

①右脚收至左脚内侧,脚尖点地成有丁步;右拳变柳叶掌屈肘收至左肩前,指端朝上,目视右侧(图98).

图片

②右脚向右侧迈一步,脚尖略外撒,左腿挺直,脚跟抬起,上体随势略右转,上体微前倾;右掌由肩左侧向上、向前抡劈,指端朝上,力达掌外缘,左拳由腰间屈肘上提至头左后侧,拳心朝外,肘端朝后;身体重心移向右腿;目视右掌(图99)。

图片

③左脚向前迈一步,屈膝半蹲成马步,右掌继续向下劈落至腹前,前臂紧贴腹部,指端朝前,掌心朝下;左拳随势向前、向下抡劈,高与肩平,肘部略沉屈,腕部挺直,拳眼朝上,力达拳轮;同时身体右转,重心落于两腿之间。目视左拳·(图100)。④ 上体略右转,左拳继续向下劈至腹前右色“臂部紧贴上体,拳心朝上,力达拳轮,右掌同时向上移至左肩前,指端朝上,掌心朝左;目视左侧(图101)。

图片

⑤左拳、右掌(随势变拳)分别由腹前、肩前同时向身体两侧横靠,两拳心朝下,高与肩平,肘部微屈,目视左拳(图102)。

要点:

①翻身抡劈要连贯、迅速、有力。右拳、左掌依次抡劈皆呈立圆。肘部不可挺直,身体转动配合要协调。

②马步横靠时,两臂要同时向两侧后方用力,拳腕挺直,力达拳轮及前臂外侧,身体重心要保持平稳。

③此动用法:当对方进攻时,迅速用右掌挂压敌手,左拳击敌头、面部,右手随势搬住对方手臂,借势近身靠打对方下颏及咽喉部。

11.玉瓶倒挂(回身挑拳)

①左腿迅速收至右脚内侧,脚尖着地成左丁步,左拳变柳叶掌随势屈肘收至右肩前,掌心朝后,指端朝上,目视左侧(图103)。

图片

②左脚向前上一大步成左弓步,左掌变八字掌由右肩前向前上撩至头前方,腕部屈立,小指一侧朝上,上体略前倾,右拳不动;目视左掌(图104)。

图片

④右脚向前上一大步,身体左转成右弓步,右拳向下、向前、向上弧形撩起,高与眼平,肘略屈,拳面朝上,左掌继续向上撩架至头侧后方,肘微屈,掌心朝上,指端朝前,上体略前倾;目视右拳(图105)。

图片

④右脚跟外旋,身体随之左转,左脚同时向右脚后插步,脚跟抬起,两腿屈膝下蹲,右拳继续向上撩至右肩前,拳心朝下;左掌同时划弧按至体前下方,腕部屈立,掌心朝下,指端朝右,上体略前倾,身体重心落于两腿之间,目视左掌(图106)。

图片

要点:

①上步转体要灵活、协调,左手向前撩掌时,重心要低,两臂的运行要连贯、有力,成立圆穿撩,时关节不可挺直。

②整个动作重心要稳,做到肩背顺展、沉髋收臀,手眼相随,步法灵活。

③此动用法:左手向上撩架对方进攻手臂的同时,右手由对方两腿间穿过,将对方顺势扛起,借用惯性转身将对方从自己肩上摔下。

12、金刚伏虎(弓步崩拳)

①身体左转,左脚跟着地,右脚随势内收,脚尖着地成右丁步,身体重心移向左腿,上体直起;右拳由右肩前向前下栽,拳心朝内,置于左胯前,左掌上抬至右肩前,掌心朝右,掌指朝上;目视右侧(图107)。

图片

②右脚向前迈步成右弓步,上体随势略前倾,右拳随右脚上步由腹前向右上崩,肘微屈,拳高与眼平,拳眼朝上,力达拳背指骨;左掌同时由肩前随势下按,置于胯左侧,肘微屈,指端朝前,掌心朝下;目视右拳(图108)。

图片

要点:

①丁步栽拳姿势要低,重心要稳,右臂紧靠上体,全身有紧裹之感,身体直立,做到立腰、坐胯、收臀、撑背、合肩。

②弓步右崩拳时,整体动作要协调,劲力要迅猛,力 发整透,左右两臂要适当紧张,要有瞬间抖发之劲,同时以腰胯助力。

③姿势要舒展、正直,上下动作协调一致,同时完成。

④此动用法,当对方进攻时,迅速搌挂敌手,上步近身靠打,用反背崩拳击敌面部。

13.风扫残云(歇步压肘横扫拳)

①身体姿势不变,右拳变八字掌,屈肘拍击前胸,肘端下沉,指端斜朝上方,左手变拳随势向上摆至头后侧;目视前方(图109)。

图片

②身体右转,右脚随势内收,脚尖外撇成横向脚位,脚内侧朝前,左脚跟同时抬起,两腿屈膝下蹲,成左歇步;随之以左肘端为力点,向前下压,左拳置于左肩侧,拳心朝内,目视左拳(图110)。

图片

③左脚向左横跨一步,屈膝扣足,两腿半蹲成马步;左拳随势内旋向体左侧横击,拳高与肩平,拳心朝下,力达拳轮,肘部微屈;左掌由胸前同时向上、向头右上方成弧形撩起,目视左拳(图111)。

图片

要点:

①右手拍胸要用力,身体同时略向左转;左肘沉压要有向内裹旋之劲。

②左拳横扫、右掌上撩要 迅 速、有力,做到头正身直,立腰屈背,沉肩垂肘,步稳臀敛。

③此动用法:如敌右手抓我衣领(前胸),我速用右掌用力拍击控制敌手,不使之逃脱,同时,以转身左压肘控制敌肘部反关节,如敌反抗,速以左掌防护撩架,左拳同时猛击敌颈侧或面部。

14、双龙出洞(弓步双冲拳)

①身体向右转,右腿内收,脚尖着地,重心移至左腿成右丁步;右拳随势收至腰间,拳眼朝上;左拳变柳叶掌经上向右划弧压按至右肩前,指端朝上,掌心朝右,屈肘横置胸前;目视前方(图112)。

图片

②右脚向前上步,成右弓步;右拳随势向前冲出成立拳;左掌变拳向左冲出成立拳;目视右拳(图113)。

图片

要点:①双冲拳要迅速、有力,同时完成。并做到肩顺、肘沉、腕挺,背展、收腹、坐胯,重心稳固,力达拳面。②此动用法:左掌速压敌手,右拳顺势冲击敌右肋。

15。乌龙探海(格拳马步下撩)

①右脚内收,脚尖落于左脚内侧,成右丁步;右拳外旋,随屈肘向内横格,收置于体前左侧,高与眼平,肘端朝下,拳心朝内,左拳变八字掌,屈肘向内推按右前臂;目视右侧(图114)。

图片

②右脚向右迈步,两腿半蹲成马步,右拳变八字掌,与左掌由体前分别向两侧下方撩撑,掌心 朝后、力达掌外緣;目视右掌(图115)。要点:

①右臂向左横格时,以前臂外侧为力点,左掌推按右臂要击响。

②撩掌时两肘略屈,与步型配合协调,同时完成;做到撑背、沉肩,立腰、开胯,含胸收腹,臀敛,扣足展膝。

③此动用法:以前臂横格敌手,并顺势进步,以右掌反撩其裆部。

16.白蛇吐信(右弓步上穿掌)

①身体略右转,右脚内收,脚尖落于左脚内侧,成右丁步,右掌随势收至腰间,掌心朝上,指端朝前,左掌由体左侧向上、向前弧形摆压,屈腕,屈肘,指端朝右,掌心朝前,高与肩平,目视左掌(图116)。

图片

②右脚向前上一步,左腿蹬直;成右弓步;右掌沿左掌内侧向前上方穿出,指端朝前,掌心朝上,高与眼平,力达指端;左掌收至右腋下,掌心朝下,指端朝右;目视右掌(图117)。

图片

要点:

①右掌向前上穿时,动作要迅速,肘部略沉,上体略前倾。

②做到展背顺肩,收腹含胸,下颏内收,头颈正直,发劲要柔中透刚,迅疾灵巧;重心稳定,上下动作要协调一致,同时完成。

③此动用法:左掌压按敌手,右指端戳击敌昆或咽喉。

17.三环套月(进步连击肘)

①左脚迅速向右插步,前脚掌着地,上体前倾,右脚跟随势外旋成左插步,右掌变拳,屈肘收至体前,以肘端为力点经下向右上方前顶,拳心朝内,置于右胸前;左掌由腋下向右推按右拳面,掌指朝上,掌心朝右;目视右侧(图118)。

图片

②右脚跟外旋,左脚内旋,身体随势左转,两腿屈膝半蹲成马步;右肘向左横击,力达肘端,拳心朝下;目视前方(图119)。

图片

③右肘向右侧顶出,手位不变;目视右侧(图120)。

图片

④左掌变拳屈肘向左侧顶出,成双顶肘,目视前方(图121)。要点:①插步后撩肿、转身横击肘和马步侧顶肘的动作要清晰、短促、有力;力达肘端;做到沉肩立腰、重心稳固,劲力顺达。②此动用法:借机近身以肘法连击进攻敌之侧肋、头部和腹腔。18。乌龙翻转(上步翻身劈掌)

①左脚收至右脚内侧,脚尖着地成左丁步,同时左拳变柳叶掌推按右拳面;攀指朝上;目视左侧(图122)。

图片

②左脚向左上步,成左弓步;左掌变叭字掌向前撩起,腕部横屈,高与眼平,掌指朝右,掌心朝前;右拳同时屈肘收至腰间,拳心朝上,上体略前倾,目视左掌(图123)。

图片

③身体左转,右脚随势上步,屈膝半蹲成右弓步;左掌继续经上撩至头后侧,掌心朝上;右拳变八字掌由腰间向前上撩至齐腰高,掌指朝前肘略屈,目视右掌(图124)。

图片

④身体左转,左脚向右后插步,屈膝,脚跟抬起,右脚跟外旋,重心落于两腿之间,上体略前倾,左掌下摆按至体前下方,指端朝前,掌心朝下,同时右掌继续上撩,置于头右后上方,指端朝后,掌心朝上,目视左掌(图125)。

图片

⑤右脚跟外旋,左脚跟内旋,脚跟着地,身体随势略左转,成四六步,右掌向前下抡劈至右膝内侧,指端朝前下方,掌心朝左;左掌屈收至右肩前,指端朝上,上休随势略前倾,自视右掌(图126)。要点:①两臂成立圆绕环抡劈要连贯、有力;步法要与上肢动作配合得协调、自然、灵活,同时完成。②要展背顺肩,腕肘屈沉,以腰带臂,步法敏捷,重心稳实,手眼相随。③此动用法:以左手撩抓敌右臂,顺势近身(右手搂抱敌上身)将敌背起,随撤步转身将其摔于地。
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

上一篇:山东一司机带着车祸受伤妻子跑网约车 车内贴满乘客暖心留言
下一篇:康惠制药连续3个交易日收盘价格涨幅偏离值累计超20%
TOP